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生活常识 > 正文

56个民族传统节日大全(56个少数民族节日大全)

2022-11-10 能源信息网 【 字体:

56个民族传统节日大全(56个少数民族节日大全),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56个民族传统节日大全(56个少数民族节日大全)相关信息,下面一起看看。

温馨提示:本文已超过34天未更新。请注意相关内容是否还有!

中国56个民族节日全集(中国56个民族节日全集)1。蒙古语

蒙古族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中的新年,蒙古语为“查干萨仁”,即白月。蒙古族的年节也叫“白节”或“白月”,与奶食的洁白密切相关。此外,还有那达慕、马奶节等。

2.朝鲜族

它的节日基本上和汉族的一样,包括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和老人节。还有三个家庭节日,分别是宝宝的第一个生日,指甲回归节(60岁生日)和婚礼回归节(60岁结婚纪念日)。每次回老家结婚,儿女、亲友、邻居都为老人祝寿、庆祝。

3.傣族

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、关门节、开门节等,都与佛教有关。

4.东乡族

东乡族和其他宗教民族一样,每年有三大节日,即开斋节、宰牲节和圣日,都来源于* * *宗教。

5.布朗族

南方节是布朗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,在农历三月清明节后的第七天,也就是阳历的4月13日-15日举行。在这个节日里,主要的活动是互相泼水,其仪式是按照布朗族3354古老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。因此,人们称它为迎接太阳的节日。

6.怒族

主要节日有:春节,怒称“吉甲木”,又称众神节;仙女节,又称花节,是居住在公山地区的怒族的传统节日,每年农历3月15日至17日举行。祭祀谷神是碧江县毗河地区怒族的传统节日,谷神被称为“蔚茹”。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。举行祭祀活动,祈求谷神保佑。

7 .鞑靼人

Tal被称为“Gulbangaiti”,是* * *的音译外来词,* * *是“卡宾”,意为“奉献”。古尔邦节是* * *历的12月10日,也就是“肉食节”后70天。宰牲节、开斋节和圣日。

8.***

* * *有三大节日,即开斋节、宰牲节和圣日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。开斋节是* * *语言“开斋节?“菲儿”的意译也叫“德尔”节,新疆也有“子柔”节的名称。宰牲节,开斋节后的第70天,也就是* * *历的12月10日,是宰牲节。宰牲节又称宰牲节,是* * *去麦加朝圣的最后一天(麦加:* * * *的圣地)。这一天要洗澡,在室内烧香,斋戒半天。早上,人们会去* * *庙参加仪式,向麦加跪拜,请阿訇宰杀牲畜,并将宰杀的牛羊肉分一部分给亲友,施舍给穷人;圣日是纪念先知* * *诞生的日子,是* * *历法中的三月十二日,也是* * *去世的日子。纪念活动一般在* * *殿举行,期间需要诵经发言,讲述圣上的功绩。在一些地方,这一天会举行盛大的慈善宴会来招待客人。

9.满族人

受满族文化的影响,节日与汉族相似,都讲究过农历新年。正月十五庆祝元宵节,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加仓节。农历初二龙锁,有五月初五,六月六日虫王节,八月十五日中秋节。田仓节,每年正月二十五,每个满族农村家庭都讲究煮粘粘的高粱米,放在仓库里,用稻草杆编织一匹小马插在饭碗里,寓意马驮着粮食回家,丰衣足食。一天,加一顿新的,连续三次。有些人也是

黎族的节日与黎族历法密切相关。解放前,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族与汉族杂居地区的黎族节日大多使用农历。节日和汉族的一样,如春节、清明节和端午节。就黎族而言,最隆重、最受欢迎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。

1.纳西族

纳西族的很多节日和汉族是一样的,比如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,但是春节的活动和汉族不同,有很强的民族特色。像中国西南的许多民族一样,纳西族也有火把节。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、农具会、龙王会、朝山会。

12.萨拉尔

撒拉族主要有宰牲节和开斋节。

13.乌兹别克人

乌兹别克人主要有开斋节、宰牲节和诺鲁孜节。

14.独龙族

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,叫做“卡克瓦”或“德里哇”,意为新年节。时间在农历腊月。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各家决定,时间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。节日期间,人们会举行祭祀山神和唱歌跳舞的仪式。

15.藏族

藏族节日很多,几乎每个月都有,民俗节日和宗教节日交织在一起。传统节日中,藏历新年、沐浴节、雪顿节、水果节规模最大,也比较有特色。此外,还有达玛节、观花节、上九节、浪扎热节、俄罗斯节、罗让扎花节、沐浴节、驱鬼节、响浪节、酥油雕塑灯节、寻果节、翻山节等。

16.侗族

大多数侗族人庆祝春节,也是正月初一。在一些地方,人们在十月底或十一月初庆祝越冬节。4月8日或6月6日,是祭牛的节日。节日期间不允许使用牛。此外还有花炮节,如抢花炮、吃新米、停产活动,以及各姓氏举行的姓氏节、歌咏会、女儿节、奔牛节、花炮节等。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烟火节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举行。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,是正月初三(下同),梅林是二月初二,福禄是三月初三,林西是十月二十六。烟花分为第一炮、第二炮、第三炮,每一炮都绑有象征幸福的铁环,外绑红绿丝线。引爆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,铁环冲向天空。当铁环落下时,人们以铁环为目标,争抢铁环,称为“抢花炮”。据说,谁赢得了烟花,谁就会在这一年里生活富足,幸福安康。* * *会场还唱了侗戏,放了五颜六色的曲子,打了芦笙,“多爷”,打了篮球。烟火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。

17.傈僳族

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浴池会、丰收节、春节等。每年农历二月初八,都会举行传统的刀杆节。节日会场中央竖立着两根约20米粗的长杆,上面像梯子一样绑着36把长刀作为横档,刀口朝上,称为刀杆。正午时分,鞭炮声和鼓声此起彼伏,五个身着大红袍、头戴蓝布帽的傈僳族男子,在刀栏下大口喝下灌好的白酒,跳上刀栏。他们双手握着上刀面,赤着脚,带着锋利的刀刃,勇敢地爬上去,爬到杆顶,取出鞭炮,燃放。一时间鞭炮齐鸣。爬杆者下来后,人们一个接一个地给他敬酒。能爬刀杆的人在傈僳族中德高望重。爬上电线杆后,青年男女还扔烟盒。男女站在一边,互相投掷。如果女生把小伙子的烟盒捡起来收藏,说明女生接受了小伙子的好感。阔时,“阔时”是t

传统上,有肉类节(开斋节)、库班节(宰牲节)和诺鲁孜节。

2.瑶族

瑶族有许多民族节日,包括王磐节(即畲、瑶传说中的始祖盘瓠王,一条名叫“盘瓠”的龙狗)、达奴节等。女儿节是纪念创世女神米罗陀的节日,日期是农历五月二十九。此外,还有弹歌节,又称弹希望节、晒衣节、干巴节、半月节、许愿节等等。

3.佤族

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。还有植树节和新米节。

24.柯尔克孜族

柯尔克孜族节日分为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。宗教节日指* * * *教的三大节日。

5.仡佬族

祭山、吃新菜、过年是仡佬族的三大节日。

26.鄂温克族

鄂温克族无论是牧民、猎人还是农民,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。腊月二十三祭祀火神。5月22日将在牧区举行“米阔鲁”节,这实际上是一个由生产活动演变而来的节日。这一天要清点牲畜数量,剪去马的鬃毛和尾巴,打上烙印。人们在五月初五早起在头上戴艾叶,为了健康去河边洗脸洗澡。牧区还有“祭敖包”,是由宗教祭祀演变而来的节日,举行赛马等活动。

7.苗族

苗族传统节日有苗年、四月八日、端午节、吃新节、赶秋节、花山节、吊桥节等。其中,苗年最为隆重。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,一般在秋天以后举行。

28.白族

白族人民的主要节日有元旦、三月街、三绕神、火把节、海上游戏、太阳崇拜等。和汉族一样,他们也庆祝清明节、端午节和中秋节。其中三月街和火把节很有特色。

9.畲族

她主要庆祝三月和春节。

30.土族

土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和端阳节与汉族的一样。我国的节日和庙会包括农历正月十四、二月二、三月三、四月四日的尤宁庙会等。

31.锡伯族

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、端午节等。其中抹黑节和西迁节是比较有民族特色的。

30.德昂族

关于门节和开门节,宗教节日有“入坳”(闭门节),是虔诚的佛教徒待在屋内斋戒的较大节日。还有泼水节。

3.彝族

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节日。根据彝历,一年有10个月,一个月有36天。一年一度的节日没有固定的日期。一般在秋季十月上旬的吉日举行。此外,还有舞蹈、插花和二月八日的节日。

34.土家族

在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,“赶年”是最隆重的。每年,汉族都庆祝中国的除夕。土家族至少提前一天过年,所以叫“赶过年”。土家族比* *早一天过“小年”。还有就是途牛猫王日。

35.达乌尔族

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和中秋节,与汉族的传统节日大致相同。但是,达斡尔族有自己特色的传统节日和习俗。

36.阿昌族

打白象是阿昌族的传统节日。

37.保安族

民族传统节日也是* * * *教的重大节日,如开斋节、宰牲节、圣日等。

38.巴罗国籍

巴罗人从桃花开始,一年的月亮周期变化12次。每年庄稼收割后,珞巴族会举行为期近两天的丰收节,

“扎赉特旗”是哈尼族一个较大的节日,因为它发生在农历十月,也就是十月,所以也被称为“蜡和现实的翻译”。“丰收”是元江县拿高哈尼族的三大节日之一。虽然没有《扎勒特》和《库扎扎》那么宏大,但是特别重要。当地的哈尼族认为这个节日还没有真正到来,十月初只是一个前奏。“好色集”意为“染黄米”,当地汉族称之为“黄米节”或“二月年”。当地的哈尼族人把这个节日献给上帝的使者仓莫米的布谷鸟和苦鸟。因此,在听到布谷鸟和苦鸟的叫声后,节日选择了一个猪日举行,节日在一天后结束。每年农历五月举行的“罕扎扎”节是云南南部哀牢山哈尼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,持续3-5天,庆祝活动极为隆重。“耶库扎”是西双版纳哈尼族的传统节日。它始于每年农历六月的一个牛日(哈尼族的吉日),持续3-5天。节日期间,人们停止在山上的工作,在家吃喝玩乐,或者出去走亲访友。节日期间,还会举行赛马、玩陀螺和竹筒舞。

1.拉祜族

拉祜族有五个统一的节日,即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火把节和八月满月节。其中,春节是一个更大的节日。这些节日的起源和内容都有各自的民族特色。根据拉祜族的历法,一轮有12天,一月有30天,十二月有一个月。后来,根据汉族人的日历,他们仍然运行月,但不是节日。所以,在拉祜族的地方,会有两个节日和两个后年。有些地方庆祝前一个月的节日,但下个月的节日。

4.仫佬族

木老山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。从农历正月初一(即农历年)的春节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,灶神会被送上天。12月30日(大年初一)或12月29日(大年初一),全年的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活动形式和风格。还有春节,二月的春社日,牛的生日,真武崇拜等。

40.普米族

普米族节日主要有“元旦”、“十五节”、“窑洞祭”、“巡山”、“新味节”等。这些节日与生产劳动和宗教习俗密切相关。

40.基诺族

这是基诺族祖先阿雅白瑶的纪念日,通常在六月举行,持续三天。阿玛白瑶创造了基诺族及其山川河流、日月动植物,最后在造地运动中被暗杀。傩族的节日和祭祀活动基本没有区别。

45.布依族

茶白歌会是布依族的重要节日。农历6月21日,贵州、广西、云南三省交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兴义县茶场,举行盛大的音乐会。歌会中的浪哨(唱)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一项社会恋爱活动。吹口哨的时候要互相扔糠袋。这些包上装饰着许多刺绣鞋钉。当你扔它们的时候,它们就像漫天飞舞的彩蝶。它们非常漂亮。此外,还有布依族的元旦、布依族的三月三、布依族的四月八、六月六等。

46.哈萨克族

节日主要有开斋节、宰牲节、圣日、纳夫鲁兹节等。前三个是源于* * *宗教的节日。纳鲁孜节是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。“那吾鲁孜”在哈萨克语中是“辞旧迎新”的意思,节日落在民间日历的大年初一(公历3月22日左右)。

47.水族馆

水族馆有许多传统节日,其中最隆重的是端节。水族有自己的历法,端节选在十二月至次年二月(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)。是大时节收获,小时节播种,也是岁末水丽的开始,所以是辞旧迎新,庆祝丰收,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。

48.羌族

最我

节日分为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。直到现在,Chidier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,每年三月举行。宗教节日是* * * *教的三大节日。塔吉克人不斋戒,所以开斋节没有其他两个宗教节日热闹。这个部落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是巴罗蒂节,也叫元宵节,在每年斋月前两个月举行。

50.京族

北京盛大的民族节日是“唱哈节”,它包括四项重要活动:敬神、祭祖、娱乐和乡村饮酒。“唱哈节”的日期因地而异。罗威和屋头在农历6月10日,山新在8月10日,红堪在农历1月15日。“唱哈节”在哈亭举行。每个地方都有“哈亭”,每个村子的“哈亭”都是用上好的木头做的,有独特的民族形式。

51.高山族节日

台湾省高山族的排湾人每年十月在金秋时节举行盛大的丰收节。热情的排湾族人总是邀请许多客人一起庆祝丰收。把大家家里的好酒好菜带到大会场。先敬族长或者村长一杯,祝大家幸福。然后喝葡萄酒而不是茶,让客人狂欢。高山族的春节有自己的特点:首先,过去每当除夕到来,一些寺庙会上演“避债戏”,欠了债和房租的人会躲在寺庙里看戏;第二,除夕夜全家人要围坐在放火锅的大圆桌旁吃饭。第三,“走在春天里”是民间流行的“拜年”的说法,特别受欢迎。走在春天的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互相祝福,主人用装满糖果和甜菜的食盒招待他们;第四,春节期间,高山族同胞有吃“长寿菜”的习俗。长期蔬菜也叫“芥菜”。吃这种蔬菜表示长寿。居住在台湾蓝雨岛的高山族妇女,大多优雅美丽,留着长发,每逢节日,她们会在村庄的草坪上跳舞,随着鼓声和音乐的节奏,将头发来回抛洒。据说这种长发舞是为了祝愿父母长辈长寿。

52.汉族节日

汉族有很多节日,包括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元宵节、中秋节等等。春节又称过年,是汉族人民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,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。在中国新年期间,应该庆祝除夕和元旦。

汉族传统节日主要有腊祭、祭灶、春节、元宵节、社交日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、重阳节等。

53.赫哲族节日

乌日贡节“乌日贡节”产生于1985年,意为娱乐或文体会议。每两年举行一次,在农历五月中旬,持续2到3天。地点轮流在同江市和饶河县赫哲族聚居区。

54.门巴舞节。

孟巴节日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宗教节日,一种是元旦。宗教节日主要在Quke节,Sagadawa节,巴基斯坦达摩协会,达旺达摩协会举行,门巴新年是岁时的主要节日。

杰克:每年六月庄稼成熟时举行。节日期间,人们聚集在一起,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。然后在喇嘛和扎巴的带领下,诵读经文,升起经幡,在村落和庄稼间游走,祈求神灵保佑,人口兴旺,庄稼丰收。群众自带饭菜饮料,在田间地头载歌载舞,整个活动持续2-3天。

萨嘎达瓦节: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迦牟尼的生卒年是藏历4月15日。为纪念这一天,门巴地区的所有寺庙都会诵读经文、祈祷,并举行各种宗教活动。那时,每个家庭都会拿出一定数量的巴赞、酥油和青稞酒,交给寺庙。寺庙里的喇嘛们会把巴赞变成每个人的“度量衡”

达旺大法会:每年藏历11月29日举行,为期三天。节日期间,人们不仅观看舞神表演、传统戏剧《卓娃桑姆》和牦牛舞,还会举行一些自娱自乐的活动,如赛马、拔河、射箭等。

5.裕固族节日

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、剪马鬃节、祭祀“腾格里歌手汗”和藏传佛教宗教节日。祭祀“腾格里辛格汗”的仪式起源于古老的萨满教习俗。在裕固语中,“腾格里辛格”的意思是“天堂”,“可汗”的意思是上帝,“腾格里辛格可汗”的意思是“上帝”(也叫“神仙天堂”)。宗教节日正月初一至十五,寺庙经常举办酥油灯花展,僧人戴着牛头、马面等面具跳“长姆”(护法),场面十分隆重。

马鬃切割部分

每年农历四月中旬举行,通常持续两天。届时,马会主要准备酥油、奶茶、青稞酒、手抓肉等食物,以及剪马毛的盘子。盘子里还会放一个用炒面和凸点做成的7-8层的小塔。铁塔会被浇上酥油,凝固的酥油可以将铁塔固定在板内。这座塔意味着各个方向的和平与繁荣。剪马鬃的剪刀把手上还系着吉祥的白色哈达。

56.景颇节日

景颇族的节日有民族传统的目瑙纵歌节、生产中的新米节、南瓜节、面包谷节、年轻人的能仙节等。

瑙纵歌节: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。景颇族的支系叫做目脑,在瓦、鳄龙和齐乐的支系叫做宗格。现在统称为目瑙纵歌,都是“跳舞”的意思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,一般持续2-6天,时间为双,非单。举行庆典活动时,首先要选择一个风水好的吉祥之地作为场地,在场地中央竖立四根木脑柱。每根柱子上都绘有精美的象征性图案,中间交叉着两把长刀和宝剑。紧靠木脑柱的是两个音乐平台,平台周围的木桩上悬挂着锣、鼓等各种乐器。以木脑柱为中心,用竹片等围成一圈。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和嘉宾在“闹爽”(领舞)的带领下,伴随着雄壮的音乐和铿锵的鼓声翩翩起舞。据说在古代,只有太阳的孩子才能跳目脑舞。有一次太阳王举行盛大的“木脑”庆典,邀请地球上的鸟参加。鸟儿学会了跳“目瑙”,回到地面时,被景颇族祖先看到。大家都去看,学跳“目脑”,流传至今,成了盛大的全民庆典。旧时“目瑙纵歌”主要由山官和有财力的人主持,为祭祀、庆祝农业丰收和战争而举行。董飒还受邀主持组织,演唱景颇族的创世史诗,杀牛杀鸡祭鬼。1980年后,中断了20多年的艺术节重新恢复,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变化。摒弃了原有的诵经、祭鬼的内容和程序,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。

新米节:是庆祝丰收的节日,每年在成熟的小米收割前举行。在新米节之前,主人从他的地里取回更好的小米,在太阳下晒干,煮熟,准备桌子和饮料。节日当天,邀请邻居做客,用新米煮饭给大家品尝。宴席开始前,主人会举行祈祷仪式,感谢谷魂和鬼神赐予丰收,祈求来年风调雨顺,平安丰收。其实新米节也是一个农业交流会,交流生产经验和技术。人们边喝边笑,谈论农业和来年的计划。

能仙节:是景颇族青年男女聚会、歌舞的节日。一般在每年农历二月十日举行。这个季节是春回大地,万物生长的时候。年轻人和w

更多56个民族传统节日大全(56个少数民族节日大全)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,本文仅仅做为展示!

阅读全文
友情链接